5月龄患儿“多重肠套叠”,儿外科妙手成功“解套”
2020年4月7日晚,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儿外科收治一例5个月大的急诊患儿,家属诉患儿刚开始有不明原因的哭吵、吐奶,当时并未在意,来我院内科门诊,随后患儿出现血便,遂转至我院外科就诊。儿外科副主任医师谭卓宏查看患儿,分析病情后考虑“急性肠套叠”可能,赶紧安排超声检查,腹部彩超证实为“急性肠套叠”。
收治入院后,立即通知放射科谭春晖主任准备空气灌肠,为了节约时间,开通了绿色通道检查,儿外科谭卓宏主任亲自带着患儿及家属前往放射科。在放射科谭春晖主任精心准备,小心翼翼地为患儿行空气灌肠,尽管多次增压,还配合手法按摩,套叠的肠块纹丝不动,考虑孩子肠管安全,两位谭主任经过多次沟通,最后宣告空气灌肠失效,此时只能选择手术复位。家属担心常规手术对患儿打击太大,异常的纠结,主要面临两个问题:是否选择到外院继续空气灌肠复位;在我院是传统开刀还是腹腔镜手术?家属举棋不定,既不同意立即手术,也不愿意到外院继续治疗,时间一点点流失……
情况危急,时间就是生命,时间拖得越长肠管坏死的可能性越大。医护人员多次提醒家属要早点决断,也耐心地向家属解释:整个荆州市也只有我院开展了肠套叠空气灌肠,而且腹腔镜对复杂的肠套叠手术复位并无技术优势,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儿行手术复位治疗,才能最大限度降低肠管坏死的风险,对患儿术后恢复也最有利。同时,我院的传统手术秉承的是“更美容、更微创”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为患儿减少伤害。家属经过1个多小时的犹豫不决,最后终于同意了手术计划,赢得了抢救肠管的最佳时机。
该患儿术中诊断为“回-回-盲”型,即回肠套回肠再套盲肠和阑尾,套叠的肠管较多且位置较深,手术难度较大。为防止损伤肠管,复位动作需轻柔,还要保证尽快完成套叠复位,减少患儿创伤,最终在麻醉师的大力支持下手术获得成功,患儿成功脱离危险!
据介绍,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急性肠套叠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属于儿外科三大常见病(疝气、阑尾炎、肠套叠)之一,多发生于10个月-1岁左右的婴幼儿,特别是添加辅食过快,婴儿胃肠道未能适应而出现功能紊乱,诱发肠套叠。其主要症状为阵发性腹痛、呕吐和果酱般血便,可伴有肠管缺血坏死、腹膜炎、脱水、电解质失衡、中毒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发现越早,套叠肠管水肿越轻,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较高。若空气灌肠复位不能成功,及时手术复位是减少肠管损伤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4月12日,这名小宝宝顺利出院,家属给儿外科全体医务人员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 (儿外科 梁书广)
你的牵挂,我们在呵护
近期新生儿科一直处于病人爆满的状态,危重患儿也较多,同事们一直忙碌在科室,休息时间随时待命。
日常护理工作中,郑华蓉护士长每天都会到病房关心了解每位患儿的情况,强调细节问题,必须把患儿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病员量猛增的情况下,护士长以身作则,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难得的休息日也到岗关心科室情况,跟进各项工作进度,下班不下岗,科内有事情随时和她联系,她这种对工作的严谨态度和对工作的热爱也都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
29床李华之子,是一名于4月6日入院,胎龄29周,早产后15分钟的宝宝。刚入院时患儿还比较好,在辐射台一天后,根据患儿的情况遵医嘱转入暖箱。因为是早产宝宝,老师们都特别关注其动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4月9日14:15于巡视时发现患儿全身发绀,呼吸浅弱,立即行复苏囊加压给氧胸外按压患儿面色转为红润,后续根据病情改为呼吸机辅助通气,在患儿上呼吸机的时候,我们除了关注患儿病情变化,也注意患儿的皮肤护理,在容易发生压疮的位置提前干预,贴水凝胶等并给予相关的发展性照顾。
疫情期间不能探视,考虑到这种特殊原因,在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后,让其父亲进病房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管床医生每天上班后第一时间给家属打电话,向其家属反馈患儿的基本情况,缓解家属的焦虑和担忧。
患儿于4月24日拔出导管,停止机械辅助通气,在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患儿情况逐渐好转。 (新生儿科 李龙梅)
支助“抗疫”侧记
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回家团圆的脚步,或许我们都未想过疫情会迅速蔓延;未曾想到我们正在亲身经历这场突如其来的磨难;也未曾想作为医护人员的我们成了硝烟中的战士,有多少“逆行者”正在拼命拯救“新冠”病人的生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医护人员能做的就是:听从指挥,顾全大局,积极主动的学习防控知识,对病人做好宣传工作。医院按要求设立了门口关卡,需要调人24小时值守,支助中心原本9个人倒班,一名同事因手术在休假,另一名同事调到院门口做预检分诊工作。我们现在7个人倒班,每天的工作离不开陪检陪送、收取大小便标本,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一天却要走近两万步。推轮椅平车运送孕产妇可是个体力活,特别是上下坡道时不拿出吃奶的劲根本推不动。我们每天提着标本篮穿梭于门诊和住院部之间,去收取全院的标本,光篮子就有十多斤重,工作完成后胳膊确实会有酸痛感。疫情期间每个住院病人都要求查新冠肺炎核酸检查,这就更是加大了我们的工作量,收急查血,带病人做检查。常常刚陪检完病人来不及上个洗手间,更来不及回科室喝口水,又接到产科打来电话说有破水病人需要推平车做核酸检测。八个小时班上下来胳膊酸腿疼是常有的事。因频繁的倒支助班,大家的胳膊腿都有点肌肉损伤,虽然辛苦,大家都是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力所能及为别人减轻负担。
现在疫情防控形势虽然持续向好,但是防控工作却越来越常态化、越来越细致。每天对入院人员的体温检查、问诊及其生活情况,都必须要掌握。院内发现隐患及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我想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战胜疫情,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早日回到正常的轨道上。
通过这次疫情防控,我们的工作肯定会越做越细、越来越好,支助中心将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急院内之所急,担院内之所需。 (支助 张清清)
只因被需要,所以勇往直前
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人们正沉浸在新春佳节的喜悦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正肆虐着,全国疫情来势汹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面前,我们科室两名同事胡荣和邓瑶积极报名,主动请求参加最需要的一线防控工作。甘当医院的“守护者”!
从早到晚,严密防控出入人员,严格做好各项排查登记,她们除了不断更新掌握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外,更是事无巨细,温馨关怀,对所有前来就诊的病人耐心询问,精准分诊、分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橡胶手套、防护眼镜、口罩,经常一个上午都不能喝一口水、不上一次卫生间。胡老师本来就患有重型脊髓型颈椎病,工作的重负和心理压力考验着她的身体,为了减少上卫生间的次数,更为了给医院节省一次性防护服和用品,她在工作前尽量少进食少喝水,遇上闷热的天气她更是被防护服闷得汗流浃背,尽管如此,她仍不忘记自己的职责。作为妇幼保健院,发热的患者多为婴幼儿,焦急的患儿家属对询问的问题显得极不耐烦,有的甚至大声呵斥,胡老师总是面带微笑做好对患儿家属的解释说服工作,当有不理解的人问她图什么?她笑着说:“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职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妈,您有陪护证吗?”“大姐,您有什么东西我帮您拿。”“别慌,先来量体温”,这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看上去那么简单,但是有人不理解,不配合,需要反复的解释说明,这非常考验人的耐心和细心,而邓瑶发挥了细心耐心的特点,一遍遍一次次不厌其烦,有时候一天下来嗓子都哑了,但是她毫无怨言。一次,凌晨一点钟,私家车送来一位破水的待产孕妇,家属只有开车来的准爸爸,其他家属都被隔在了千里之外的亲戚家,小夫妻两人急得哭了起来,邓瑶一边安慰他俩,一边给产妇查体温,询问产妇的专科情况,得知产妇是头胎,没有明显宫缩,迅速作出判断,推来平车,嘱产妇屈膝足高位平躺于平车上,护送产妇到产科病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使患者及家属放心、安心、暖心,也为临床科室解决了后顾之忧,她总说:“我们要站好自己的岗,担好自己的责。”
疫情面前,她们是无畏无惧的“逆行者”,虽然身为医护人员,但她们也是父母心中牵挂的女儿,孩子亲爱的母亲……可是面对疫情她们逆向而行,为了大家,暂时放下了自己的小家。“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正因为有她们这样的人,便有了希望,愿阴霾终将散去,春暖花开一定会到来。 (支助 袁平)
坚强中的喜悦
一声一声的问候被写在片片康乃馨里,这是情书样的信件!2020年5月10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产科的新妈妈们收到了一份温馨的祝福,祝福她们健康快乐,希望妈妈们每天都绽放花一样的笑容!
母亲节当天,荆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的医护人员在百忙之中为准妈妈们带来了一份意外的惊喜,当他们像往常一样敲响病房的门,当她们将一朵朵的康乃馨送到妈妈们的手中时,当他们轻声祝福时,妈妈们的心被融化了,白衣天使的笑声与鼓励在耳边回荡。
荆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是新生命诞生的地方,这里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妈妈”这两个简单的字在这里也写着不容易,忙碌着哭啼与辛酸,忙着照顾与陪伴。孩子的到来,我们看到的是生命延续,家庭的职责,当妈妈们抚摸小脸蛋的时候已经忘记生娃时的痛苦,忘记怀孕时的艰辛,再多的言语都无法表达出这份浓浓的爱意。
在这里祝愿全天的母亲节日快乐! (产科 魏丝丝)